邹振:长期扎根于一线的科研工作者

邹振同志自 2013 年起,先后担任虫鼠害国家重点实验室职工支部书记和党总支书记。日常工作中,他始终注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深刻领会理论内涵,更将其融入实际工作,以理论指导实践、推动科研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

在科研领域,邹振研究员聚焦有害昆虫成灾机理和精准防控这一核心目标,深耕昆虫免疫调控、生殖发育等关键领域,凭借持续深耕与创新思维,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成果。科研产出方面,他累计发表 SCI 论文 100 多篇,总被引次数达 10900 次(数据来源:Google Scholar);近五年,其研究成果更是持续登上国际高水平期刊,相继发表于 Nature Commun、PNAS、PLoS Pathog、PLoS Genet、mSystems、BMC Biol 等权威平台,凭借卓越的科研实力入选年度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

在人才培养领域,邹振研究员践行 “立德树人” 理念,全身心投入青年人才培育工作,曾获中科院优秀导师、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等荣誉。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所培养的研究生成长迅速,多人次斩获国家奖学金、中科院院长奖等荣誉,部分学生还成功入选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中国昆虫学会青年科学技术奖、朝阳区 “凤凰计划” 优秀青年人才,为科研事业储备了大量青年力量。

党建工作中,邹振研究员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他严格履行支部书记职责,坚决落实 “三会一课”、述职评议等制度,确保党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针对海归人才这一特殊群体,他格外注重思想引导工作,通过耐心沟通与精准服务,先后推动两名海归研究员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

同时,他积极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坚持 “星火论坛” 品牌主题党课,让党员教育更具吸引力与实效性。在 “双融双聚” 系列活动中,他立足科研单位职能,将科技兴农与科普扶智作为核心方向:联合阜兴产业园区党总支开展联合党建,组织团队赴河北 “阜兴高粱生态防控示范基地” 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昆虫防控技术与科学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通过深入调研、面对面谈话、专题座谈会等多元方式,精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推动重点实验室科研方向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实现党建与科研创新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此外,他还参与组织 “马世俊科技创新突击队”,带领团队成员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精神,在科研攻关与服务国家需求中勇担使命。

(邹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党总支书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