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桥

领学章节《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四章第五讲:伟大的战略决战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领学同志: 宗乐、佘惠晌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暨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研究生党支部 

 

【摘  要】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敌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以三大战役为标志的战略决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人民群众在战略决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支前民工达886万人,出动担架36万余副,大小车100万余辆。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

 

【党史故事】

十人桥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经过充分准备,中国共产党于19493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央机关食堂,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11人。会议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奠基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 

  毛泽东主持了开幕会议,并于35日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27人在会上发了言。会议听取并集中讨论了毛泽东的报告,批准19456月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批准毛泽东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国民党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并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相应决议。  

  淮海战役打响后,1948116日,解放军华野部队按照中央军委举行淮海战役的战略部署大举南下,围歼国民党军黄百韬第七兵团。但是,117日国民党第七兵团已经沿运河东岸往西向徐州方向撤退,准备与徐州的国民党军汇合。解放军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当即调整部署,下令所属各纵队全体官兵,不怕疲劳,不怕困难,敌人跑到哪里,坚决追到哪里,全歼黄兵团。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追击战在江淮大地上展开了。 

  解放军华野九纵二十七师七十九团奉命追击从新安镇南下担任黄百韬兵团左翼掩护任务的第六十三军。118日入夜,七十九团(潍县团)追赶到江苏省新沂县堰头镇西边时,被一条10米多宽的壕沟挡住了去路。团长带领营、连长火速赶到前沿察看地形和敌情,并立即部署作战方案,命令一营二连火速架设浮桥。 

  在运动战中架桥本来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又是在冰冷刺骨的水中,还要冒着对岸敌人的火力扫射,无疑就更难了。英勇的一营的官兵没有畏惧,尖兵二连连长命令该连一排三班火速在壕沟上架设浮桥。一排副排长范学福、3班长马选云接受命令后,就近找来了一些木板和两架梯子,迅速用绳子扎好。战士们把扎好的两架木梯横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没有桥桩的浮桥。 

  这时,河对岸的国民党军发现情况,开始猛烈射击。本来就不稳固的浮桥,在水面上飘荡着,壕沟边等待过河的部队越来越多,摇摇晃晃的浮桥无法保证部队快速通过。时间紧迫,为了不误战机,副排长范学福在紧急的关头大喊一声:“没有桥腿,我们当桥腿!”第一个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水中。班长马选云,副班长彭启榜,战士宋协国、杨玉艾、潘福全、杨学志、孙克潘、孙学赞、孙书贤纷纷跳入冰冷的水中,用自己的身躯和肩膀,架起了一座用血肉之躯支撑的“人桥”。 

  为了保证桥面的平衡,靠近岸边水浅地方的战士就一条腿跪在水里,一条腿支撑。在水深处的战士就用双手用力把木梯举起。攻击部队迅速踏上10位勇士用身体架设的浮桥飞奔冲向对岸。由于桥面窄、过桥的速度快,有的战士在桥上滑倒,架桥的战士就用头将战友顶住,让他们迅速爬起来。有的战士踩到架桥战士的脖子上,他们也一声不吭硬挺着让战士们通过。有个战士从桥上跌进河里,顶立在最深处的战士用尽全身的力气把战友从水中拉起…… 

  堰头镇后面枪炮声越来越响,部队已和敌人接上火了。冻得嘴唇发乌的架桥勇士们仍然紧咬着嘴唇支撑着。部队顺利渡河,全歼了敌人两个团。 

淮海战役纪念塔浮雕中的“十人桥”场景

  19481126日,新华社随军记者黎明在《大众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十人桥》的通讯,使“十人桥”的英雄事迹蜚声全国,后来曾被写进新中国的小学教科书。213班被誉为“河上勇士”,并授予“十人桥班”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十人桥”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华东。华野9纵司令员聂凤智评价“其政治意义大大超过了这一行动的军事价值”。当年的英雄之师,今天依然保留着十人一班的编制,并一直沿用“十人桥班”的班名。(来源:人民政协报)

 

【学习体会】

  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是镌刻在中国解放战争史上的重要战役,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无论是战争规模还是成果,在整个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敌军154万余人,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为迎接中国革命的全面生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三大战役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实践中的重要发展,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针对三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作战方针,将歼灭敌军和团结地方紧密结合,集中各方面优势兵力,结合大规模运动战、阵地战和城市攻坚战,最终,完成了东北华北的全境解放。三大战役也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各解放区的人民在精神上、人力以及物力上对前线予以空前规模的支援,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除了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也是中国解放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那么渡江战役便是人民群众用小船划出来的胜利。人民群众无私奉献,倾囊相助。往日渔民们赖以为生的帆船、渔船在渡江战役打响前成为了一艘艘兵船,“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场面由此而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