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纠“左”的努力

领学章节《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六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领学同志:申鹏、万晓璐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与研究生党支部 

 

【摘  要】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问题后,毛泽东多次召开会议纠“左”。面对一些地方刮起的“穷过渡”风,他强调要弄清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强调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重要性,并着手调整一些过高的生产指标。面对市场紧张和农民瞒产私分等情况,他强调要从所有制上解决问题,在人民公社内部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并继续调整过高的生产指标。19594月八届七中全会后,毛泽东继续努力纠“左”,同时力图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以统一全党认识。毛泽东纠“左”的努力是在肯定“大跃进”的前提下进行的,19597月庐山会议上的一些言论超出了他的认识范围,由此纠“左”戛然而止。尽管如此,我们对他纠“左”的努力,是应该给以积极评价的。

 

【党史故事】

毛泽东纠“左”的努力 

  毛泽东是怀着满腔热情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在发动过程中,除了鼓励大家拿出勇气在经济建设上来一个大跃进之外,他也没有忘记告诫同志们要把事情办得扎实一点;要去掉虚报、浮夸,不要争名,而要务实;所提出的指标要能办得到、行得通,要注意留点余地。他在19583月的成都会议上提出要压缩空气;在4月武汉会议上对几年就能实现水利化的提法表示怀疑,再次强调要留有余地;还批评宣传注意了多、快,但对好、省注意不够等等。尽管如此,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下简称“大跃进”)的迅速掀起,还是出现了很多毛泽东意想不到的问题。 

  第一个引起毛泽东严重警觉的,便是“两个过渡”的问题。那是在195810月,当人民公社刚刚搭起架子,很多问题都没有弄清时,就出现了一些地方纷纷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制,宣布两年或三年、四年进入共产主义的现象。尤其是河北的徐水县、河南的修武县等宣称实现了全县全民所有制,并将在两三年内“向共产主义过渡”。得到这些信息,毛泽东开始意识到是不是太快了,心里有些不安,于是派人到这两个地方进行调查,他自己也离开北京到河北、河南了解情况。一路上他听到了更多的信息,越发觉得问题严重。 

“大跃进”运动

  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还相当肤浅,以为实现了全民所有制,就是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成了,很快就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就可以按需分配,过上幸福生活了。19588月北戴河会议作出的《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就提出,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就可以实现全民所有制。北戴河决议的墨迹未干,一些性急者就宣布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了。为了迅速纠正这种“左”倾急性病,1958112日至1210日,毛泽东马不停蹄连续召开会议,讨论解决在“两个过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通过对徐水、修武等地情况的了解,感到很不乐观,得出的结论可以说就是“穷过渡”。这时他开始意识到北戴河决议开了海口,讲快了,非有点修改才行。到了武昌会议期间,他又说,北戴河决议“恐怕犯了冒险主义错误了”。(毛泽东1958115日在第一次郑州会议、1121日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见本期《党的文献》刊发的《第一次郑州会议至庐山会议前期纠“左”的努力》,以下引文除特别注明外均见本期《党的文献》。)为此,关于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大体需要什么标准、需要多长时间?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什么叫过渡到共产主义?毛泽东叫大家议一议。 

  当时的毛泽东,虽然认为实现全民所有制就是建成社会主义,但他对全民所有制进行了界定。他说: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主要标志,就是产品可以在全国调拨,像国营企业鞍钢那样。而徐水和修武等,他们的产品只能在县内调拨,不可能在全省或全国调拨,若在全国调拨,农民不会答应,必须通过交换才行。所以,他们只能算县的全民所有制,公社所有制,实际上是大集体所有制,不能叫全民所有制。现在这样做是把全民、集体混起来了,以为差不多共产主义已经来了。这太容易了!恐怕不利。他还说:“有一种树,叫钻天杨,钻得非常快,就是不结实,建设搞得太快了,可能天下大乱。”他提出要划清两个界限:一是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界限,一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界限。 

  然而,当毛泽东提出这一问题后,却有一些同志不同意划线,怕影响工作积极性,甚至有党内的高级干部担心如果不趁穷过渡,农民富了就过渡不了了。还有同志提出,搞一个新的生产指标更高的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以取代原来的四十条。由于毛泽东对那些高指标信以为真,也就同意了。这便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针对人们以为实现了县、社所有制,便可以取消商品,或不敢提商品生产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有了人民公社以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更要发展;不发展商品交换,生活不能富裕。如果实行产品调拨,剥夺了农民的产品所有权,那农民就会瞒产私分,坚决抵抗,我们就有脱离农民的危险。他指出,“我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不要忌讳“商品”这两个字;“必须肯定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还有积极作用”,“要扩大商品生产,扩大社会交换”,“要利用这个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毛泽东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后对商品问题最早的明确表态。 

  为了划清两个界限,毛泽东提出从集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过渡,必须具备五个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五个条件,才算是建成社会主义。关于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毛泽东提出,“我们不要冒险,但是凡可以做的,我们就做”。最后,经过反复讨论,逐步统一了大家的认识,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规定现阶段的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从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面的全民所有制,需广泛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需要的时间还将很长;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只有在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后才可能实现。总之,要实现两个过渡,必须以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发展为基础。这就煞住了急于过渡的风潮。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在指标问题上,毛泽东也感觉是冒进了。他说,从前别人反我的冒进,现在我反人家的冒进。因此他将第一次郑州会议搞的追求高指标的《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草案)》压下,认为那些数目字根据不足,是“务虚名而受实祸”。 

  对于水利建设及1959年的生产指标,毛泽东也提出要适当收缩,使各项指标切实可靠,同时提出要关心群众的身体和生活。尤其是钢的指标,他几次开会征求意见、做工作,把北戴河会议定的27003000万吨钢的任务,降到18002200万吨。 

  对于作假问题,毛泽东也开始加以重视。他强调,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当迷信破了。总之,从第一次郑州会议到八届六中全会,历时一个多月,毛泽东全力以赴地研究和纠正他所能够认识到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并力图从理论上、政策上加以解决。(摘编自党建网)

 

【学习体会】

  反右倾斗争造成严重后果,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中断了纠正的错误的进程,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庐山会议后继续大跃进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党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原本希望快一些让人民群众过上较好的日子,结果却出现令人痛心的状况,这个沉痛的历史教训是不应忘记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