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领学章节:《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十章第六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领学同志:王敬泽,离退休党总支第一党支部

 

【摘  要】

  世界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向纵深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趋于均衡,国际格局迅速演变, 

  世界处于了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继而,全球治理体系走向了重塑阶段。在这空前未有的变革中,我国走向了舞台的中央,与世界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致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时期!中国的外交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上!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面对前所未有的世界大变局,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心谋划了新的外交策略,提出了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完善外交总体布局,全方位推进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外交与各领域外交工作,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战略任务。

 

【党史故事】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这个预言现在已经成为现实。正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心谋划了新的外交策略。即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的新理念。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133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作了深刻的阐述。 

  他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的演化过程中,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风险与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及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战乱恐慌、饥荒疫情此伏彼现,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 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历史必将选择智慧的新解决方案。

20133月 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 

  他进一步指出:面对人类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习主席进一步表述了我党我国在新形势下的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 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 

  2015928日,习近平主席在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我国的主张。 

  习近平主席阐述:联合国走过了70年风风雨雨,见证了各国为守护和平、建设家园、谋求合作的探索和实践。93日,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隆重纪念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付出了伤亡3500多万人的民族牺牲,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不仅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而且有力支援了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的抵抗力量,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对历史,我们要心怀敬畏、心怀良知;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联合国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21世纪更好回答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重大课题。 

  习近平主席强调:在这世界格局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需要认真对待的新威胁与新挑战。 

  习近平主席重点阐述了中国人民在这场世界格局演变进程中的立场和态度。他说,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离不开各国人民的理解、支持、帮助。中国人民圆梦必将给各国创造更多机遇,必将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此,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将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走合作发展的道路,将继续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中国将继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决定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联合国工作,促进多边合作事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决定为此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中国决定在未来5年内,向非盟提供总额为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以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  

  在联合国迎来又一个10年之际,将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结果。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公同担当、同州共计、共渡难关,让世界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2017年118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系统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与目标路径,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此方案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20173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并写入了联合国安理会2344号决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集中了中华文化的底蕴智慧!体现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一带一路的倡议,20139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他阐述了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中亚,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在出访东南亚期间又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带一路的建设规划也随之展开。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上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新丝路连接中国梦世界梦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涵盖“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八大方面,坚持工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以更清晰的轮廓展现在世人面前。它是我国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更是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推动构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和响应。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经济规模数据中国经济网郑汉星制图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格局

  2017 5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时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并指出,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它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并可持续增长优势。29 个国家的元首脑出席论坛,140多个国家、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参会,领导人圆桌峰会发表了联合公报,为推动各方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共识。截至20179月,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由亚欧延伸至了非洲、拉美、南台等区域。 

  在明确的愿景规划引导下,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到行动,发展成了实实在在的国际合作。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已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总额超过500亿美元。截至201710月,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130多个双边和和区域运输协定,与相关国家开通了356条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中国与43个沿线国家实现空中直航,每周约4200个航班;中欧班列开同50多条,累计开行5000多列。从中国驶出 “钢铁驼队”到达欧洲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 

  2020年,人类刚刚踏进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门槛,一连串艰难挑战便直扑而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萎缩滑坡,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霸权主义、单边主义阴霾阵阵……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这一时代之问、命运之问,多少人感到彷徨迷茫。合作还是孤立,团结还是分裂,拉手还是松手,人类社会面临重大抉择。竖起前行方向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9月的纽约,疫情深锁。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以前所未有的视频方式举行,全球瞩目。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系列会议并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回顾历史,直面现实,以平实的话语、深邃的思想和有力的号召,为深陷至暗时刻的世界指明前行方向、点亮希望之光。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影响,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2020921日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对时代大势作出清晰论断。习近平主席再次呼吁,风雨兼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体系走过了75年。抚今追昔,唯有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国际上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才能在曲折幽深的历史时空中,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起承演变。这是多边主义的中国表达,诠释着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真谛,蕴含着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国际体系变革的深刻思考! 

  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是习近平主席一以贯之加以推动的全球发展观。如何让各国都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是习近平主席反复谈及、多次阐释的重要话题。 

  20133月,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在南非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就鲜明提出: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由各国商量着办。语句平实,意蕴深邃。商量着办这句话,此后还出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中阿合作论坛、中法全球治理论坛等许多重要多边场合。相互尊重、一律平等,不仅是联合国宪章首要原则,也是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讲台多次阐释的主题。 

  2015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两年后,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被写入中共十九大报告,内涵进一步丰富,路径也更加明晰。 

  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41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69个国家。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同57位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73次通电话,出席9场重大多边活动,引领中国全方位参与国际抗疫合作。截至20209月底,中国向34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向15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提供280多批抗疫援助,同180多个国家举办专题视频会,为人类大家庭团结战疫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到向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提供资金支持;从累计派出4万余人次维和人员、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到积极参与解决朝鲜半岛核、伊朗核、阿富汗等重大地区热点问题,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原则,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成为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关键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希腊前总统帕夫洛普洛斯说: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国主张和平、和谐和平衡,为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和方案。握紧发展金钥匙: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呼吁,要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框架突出位置。关键时刻,理念先行。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主席为疫情笼罩下的全球经济把脉开方,呼吁各国直面贫富差距、发展鸿沟等重大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致力于实现既平衡又充分的发展。 

  2015年,正是在习近平主席推动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首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首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了系统性行动计划! 

  针对近年来兴起的逆全球化思潮,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宣示中国发展理念。面对经济全球化大势,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假装视而不见,或像堂吉诃德一样挥舞长矛加以抵制,都违背了历史规律。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向世界宣告,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不搞你输我赢,也不会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实施外商投资法、扩容自贸试验区,到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再到多次削减关税、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中国主张,言出必行。中国方案,携手共赢。耕耘七载,共建一带一路已成长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两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数千家各国企业参加,为遭遇阻滞的国际经贸通脉祛瘀;中国首倡创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承载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梦想,已向24个成员提供总额近2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在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基础上继续重点实施八大行动,新时代中非互利合作步入新阶段 

  习近平主席说,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国共同利益汇合点,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扶贫脱困和包容发展,是世界的大事,也是中国领导人的心头事。“40多年来,习主席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他说“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齐心奋进,久久为功。2020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竖起前行方向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年9月23日晚,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方式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说:要超越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界限,站在全人类高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海外媒体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系列活动,一个关键词贯穿始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重挑战比比皆是,多边办法屈指可数”。古特雷斯这样描绘当前纷繁的国际局势:习近平主席站在历史和全人类高度,系统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共同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对未来负责,更为人类尽责”!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7年多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系不断完善,理论内涵不断充实,成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新时代中国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如今,面对云端聚首的各国领导人,面对后疫情时代诸多挑战,习近平主席给出的中国答案坚定而具体: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树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 

  百年变局之下,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密切;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远。世界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重申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旗帜下实现更大团结和进步!注定将在历史上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思想光芒,定能穿透战争、灾害、贫穷、落后的阴霾,指引人类迈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学习体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0133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的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向何处去?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调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正在经历多边和单边、开放和封闭、合作和对抗的重大考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回应了中国如何发展,中国发展起来了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国际上关切的问题,也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面对这一重大命题,中国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发展走向,也为如何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有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渊源,又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世界历史理论深度契合。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面对前所未有的世界大变局,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心谋划了新的外交策略,提出了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完善外交总体布局,全方位推进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外交与各领域外交工作,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战略任务。 

  《共产党宣言》这样描述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与共同体思想相互贯通、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这个预言现在已经成为现实。正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植根于当代中国的外交实践,也符合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长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强调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广受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准则。 

  20世纪80年代,中国面对国际形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重大判断。此后,中国始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各国关系,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离不开各国人民的理解、支持、帮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快速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担心中国会走国强必霸路子的论调,甚至有人提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面对国际上关切的问题,中国郑重宣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致力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面对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一重大命题,中国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发展走向,也为如何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