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内遗传多样性是最基础层次的生物多样性,影响着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确定地球上哪些地方遗传多样性高,哪些因素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分布,不仅对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
本研究发现miRNA介导的蛔甙信号能够调控昆虫的抗寒性。我们首先发现,低温驯化能够显著降低天牛的过冷却点和死亡率,说明其抗寒能力显著增强。高通量测序、miRNA筛选和功能验证表明,miR-31-5p在低温胁迫下显著上...
2020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组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题为“Why Wild Giant Pandas Frequently Roll in Horse Manure”的文章。该研...
2020年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合作,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A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human skin ...
杂志Current Biology 11月19日(美国东部时间)报道,研究人员整合了全球蜜蜂类昆虫最完整的清单,外加每个物种在世界上近6百万个公共记录数据,创制了一个蜜蜂类昆虫多样性地图。该小组的研究结果支持:北半球蜜...
魏辅文院士团队提出了一个基于“天人合一”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愿景与概念框架,旨在通过转变和提升当前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促使世界采取有效行动,及时遏制和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通...
本世纪以来,全球多次暴发重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严重危害。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影响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速度和严重程度令人担忧。人类感染的疾病很多源自野生动物,这...
本研究基于155个物种的1400多条葡萄糖转运蛋白SLC2序列,首先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在脊椎动物中鉴定到了20种SLC2基因,其中在非哺乳类脊椎动物中发现了6个新基因。20种基因被分为4大类,其中I类包含15个SLC2基因...
2020年11月3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焦建伟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 发表题为Deficiency of STING-signaling in embryonic cerebral cortex leads to neurogenic abnormalities and autistic-like behavi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