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二)》特种邮票在国家动物博物馆成功首发

  2月23日上午10点,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科学院集邮协会和中科院科学传播志愿者协会(筹)主办的《猛禽》第二套特种邮票首发式在国家动物博物馆顺利举行。该票的发行对宣传和保护我国珍稀濒危鸟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在普及动物知识、传播科学文化以及宣传动物保护等方面营造良好的社会影响。

  猛禽是性格凶悍的肉食性鸟类类群,包括隼形目和鸮形目的所有物种。主要以小型至中型的鸟兽为食,喙强健有力、边缘锋利、尖端钩曲,腿脚粗壮,趾端有弯曲的利爪,适应于抓捕并撕食猎物。体色暗,以褐、灰色为主,常布以斑点或条纹,尾羽常有数目不等的横带。猛禽素以勇猛著称,利爪、钩嘴以及明察秋毫的视力是猛禽的标志,人们形象地将它们称为“天空的王者”。

  尽管猛禽几乎没有天敌,但是由于其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对于食物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较高。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不断加剧,猛禽的生存空间也逐渐被压缩,在城市周围适合猛禽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少。时至今天,在大城市中几乎已经看不到猛禽矫健的身影了。为了保护这些精悍的“空中之王”,人们做了许多努力,包括成立猛禽救助中心、进行大规模的宣传等。

  为了宣传和普及猛禽的科学知识,提高人类保护益鸟的自觉性,我国邮政部门更是于1987年3月20日发行了T114《猛禽》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为鸢、虎头海雕、兀鹫、大鵟,由万一先生绘画。四种猛禽或静或动,或行或止,形态各异:大鵟和鸢展翅欲飞,虎头海雕和兀鹫威风凛凛,动有骄健雄壮、展翅万里之势;静有禽王坐山、威摄百鸟之风。每个画面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呼之欲出、和谐矫健的美感。据悉,这套邮票从1983年开始设计,共画了12幅,最后选定了4幅作为邮票图案。由于其在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上较为完善,被评为1987年最佳邮票。

  第一套《猛禽》邮票的发行,是我国动物保护宣传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而该邮票也称为广大集邮爱好者和动物爱好者的必备藏品。而时隔27年的今天,我们终于等来了《猛禽(二)》的发行。这套邮票仍然由四枚组成,票面的猛禽分别为白肩雕、白尾鹞、苍鹰和红隼,这四种猛禽都属于珍稀濒危物种。

  为了配合这次首发式,国家动物博物馆在当天上午活动期间对所有关注了国家动物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观众实行凭“关注”半价入场活动。而除了当天慕名而来的大量动物和集邮爱好者外,许多来馆参观的小朋友和家长们也被活动所吸引,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除了爱好者之外,中科院院士郑光美、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总经理高山、北京市邮政公司副总经理范小荣、中科院动物所副所长周琪、中科院集邮协会会长郭传杰、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张正旺教授等领导和嘉宾也出席了首发式。而《中国科学报》、《中国集邮报》、《集邮博览》、《法制晚报》、和《京华时报》等媒体也派出记者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

  国家动物博物馆展示馆馆长孙忻主持首发式。中科院动物所副所长周琪、北京市邮政公司副总经理范小荣等领导对《猛禽(二)》邮票首发式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在嘉宾的发言中指出,鸟类是人类的朋友,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护鸟类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在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人们更加看中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保护鸟类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中科院院士、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郑光美院士、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总经理高山、中科院集邮协会会长郭传杰和亚洲集邮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佳维共同为《猛禽(二)》邮票首发式揭幕。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和北京市邮政公司副总经理范小荣为《猛禽(二)》相关邮品揭幕。

  为了将本次首发式办成一次动物爱好者和集邮爱好者的一次饕餮盛宴,国家动物博物馆还安排了鸟类专家进行了专业的讲解,让大家对这四种猛禽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同时,现场还进行了该套邮票的售卖活动。广大爱好者对这套邮票的认可度很高,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现场购买了几套邮票。 

  动物保护不仅仅是动物学研究者的责任,更应该是所有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往国家动物博物馆尽管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动物科普活动,但毕竟受众范围比较狭窄,影响力稍显不足。而本次邮品《猛禽(二)》的发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大力地宣传动物保护,让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源参与到保护动物的过程中。

博物馆里对猛禽知识的宣传

此次发行的四枚邮票:白肩雕、白尾鹞、苍鹰和红隼

观众们热情的排队让专家签名

馆长孙忻主持首发式

周琪副所长致欢迎辞

郑光美院士、高山、郭传杰和刘佳维为此次邮票揭幕

郑光美院士等领导及嘉宾签名留念

孙悦华研究院向大家宣传猛禽科普知识

观众们排队请邮票及邮品的设计者签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10-64807098
传  真:10-64807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