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

钦俊德

  钦俊德  1916年4月12生,浙江安吉人。1940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在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攻读昆虫生理学,19411月至19476月先后在上海浸礼会联合中学、安徽屯溪江苏临时中学、成都燕京大学生物系、昆明西南联大农科所、北平清华大学农学院执教。19479-19512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院攻读动物学和昆虫生理学,获理科博士学位。后转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任荣誉研究员,在美国著名昆虫生理学家A.G.Richards教授指导下,研究欧洲玉米螟与抗虫甜玉米的关系以及美洲蜚蠊肌肉ATP酶的温度系数。19522月,他与首批归国的科学家一起,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他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昆虫生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昆虫学报》副主编、主编Entomologia Sinica》主编美国《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国际通讯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钦俊德早在40年代就在国际上首先对昆虫在寄主植物的选择上提出了连锁理论(catenary theory,认为昆虫对植物的反应是从感觉识别开始,经取食、消化、营养和有毒物质(次生物质)的适应等步骤,如联环相联,最后在某种植物上建立种群。钦俊德是我国昆虫生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从1951年起,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昆虫生理学研究室,主持该室科研工作三十余年。50年代,他与马世骏等昆虫学家合作,研究了东亚飞蝗卵的耐旱能力、浸水对蝗卵胚胎发育和死亡的影响、飞蝗的食料植物和食物利用、飞翔能力等,为阐明飞蝗发生数量消长、时间变化以及改造蝗区、根治蝗害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和马世骏等在19541955年两次向农业部提出根治蝗害的具体建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东亚飞蝗的生态生理学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根治蝗害中的意义”于1982年获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奖二等奖。60年代,从事棉铃虫和粘虫的食性和营养的研究,揭示了棉铃虫的感觉辨别能力、营养特点和选食规律。70年代,为适应害虫综合防治的需要,从事害虫天敌生理的研究,当时国内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效果好,但急需解决其人工饲料和大量繁殖问题,他带领昆虫生理研究室的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不含昆虫物质、配方简单的成虫和幼虫人工饲料,并初步阐明七星瓢虫营养、代谢、生殖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研究成果于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在8090年代,钦俊德在理论上不断提出新观点,他在专著《昆虫与植物的关系:论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化》中指出,昆虫和植物都是独立的生命系统,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形成协同进化,并论述了植食性昆虫种类繁多的原因。钦俊德还在推动学科建设和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昆虫生理学领域培养了一批教学和科研骨干力量,并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人、博士研究生4人,博士后2人。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专著、编著10余部。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