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物所 | 中科院
 

鸟类繁殖系统的多样性及其适应性进化(主讲人 刘阳)
撰写人: | 发布时间:2017-03-31

  随着气温不断的升高,空气中春天的气息也越来越浓郁。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那些蛰伏了一个冬天的鸟儿也越来越频繁的在我们周围展示着自己的活力。众多鸟类爱好者也收拾好自己心爱的器材,准备开始新一轮观鸟活动。3月12日的科普讲堂,也是围绕着鸟儿来进行的。来自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刘阳博士,给大家带来了关于鸟类繁殖的讲座。

  从刘博士求学和工作的经历来看,他和鸟儿的确有着不解之缘。从中学时代开始,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鸟类爱好者。而从北师大一直到瑞士伯尔尼大学的学习生涯中,他的研究工作几乎都是围绕着鸟类在进行。他目前从事鸟类生态学和种群遗传学方面的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遗传标记来研究鸟类的扩散,迁徙,繁殖和集群行为,并以采用整合的手段,探索多样性在基因、个体、种群及物种层面上的表现形式,并深入探究塑造各层次多样性的机理。

  鸟类的繁殖行为一直是动物行为学家关注的重点。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廷伯根就曾经以一句“Why do birds sit on eggs?”对动物行为中的刺激、主体、方式和意义进行了简单精要的诠释。可以说,繁殖行为是所有动物行为的重中之重,只有有效的繁殖行为,才能保证个体的基因能够向下传递。而在繁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亲代为了保卫子代不惜牺牲自己的“利他行为”等也早已成为行为学乃至遗传学讨论的热门。

  什么是繁殖?与动物求偶、配偶选择、交配、生育、育幼行为有关的所有一切行为和表型组成了动物的繁殖系统。对于生活在资源匮乏的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生物来说,繁殖意味着极大的冒险,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还会面临比平时更高的被捕食的危险。为了繁殖,动物们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奇特的行为。比如,为了更加有效的育幼,根据不同的环境和自身特征,有些生物选择单亲抚育,有些选择双亲抚育,而有些却选择不抚育后代,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是这些生物在面临环境压力下能够做到的最佳选择。在繁殖的过程中,雌性通常表现的比雄性更谨慎,这是因为雌性在选择配偶、怀孕、育雏的过程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也相应的面临更大的风险。

  在所有的生物中,鸟类由于种类多、分布广、博物学和生态学的资料相对丰富、繁殖系统变异大和性别角色均衡等特点,是研究繁殖系统进化的绝佳对象。而在研究鸟类繁殖的过程中,人们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鴴鹬类的性别反转,水雉、彩鹬的一妻多夫制等。

  在讲座中,刘博士用视频和图片的形式给我们展示了很多鸟类在繁殖过程中的有趣行为。当看到黑琴鸡和流苏鹬在求偶过程中张开全身华丽的羽毛进行求偶表演,仿佛在和自己的竞争对手说“我比你更美丽我应该获得这次繁殖的机会”的时候,现场的小观众发出了开心的笑声;而在炎热的沙石地上孵卵的环颈鸻雌鸟不厌其烦的一次次用肚皮沾水来为卵降温,也让我们不禁感慨母爱的伟大。

  作为研究鸟类进化的专业研究人员,刘博士还向我们介绍了如何从基因水平来研究鸟类的系统进化。尽管很多专业的知识对于在座的小观众们来说略显高深,但是刘博士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仍然使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很快就结束了,现场的鸟类爱好者们显得意犹未尽。对于许多爱鸟的小朋友来说,本次的讲座不仅让他们见识到了鸟类的种种有趣行为,也让他们见识到了鸟类除了美丽的身影和动听的鸣叫以外的另一面。也许在未来,现场的小朋友们中就会出现另外的一个由于兴趣走上鸟类学研究的“刘阳博士”。(文/陈迟 图/买国庆)

刘阳博士讲座

讲座现场

刘阳与小朋友互动

讲座现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