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武平

  夏武平1918-2009)河北柏乡人。194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生物系。历任原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标本整理(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秘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66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动物生态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78年起,曾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兽类学会理事长、《兽类学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及《高原生物学集刊》主编、《生态学报》副主编。 

  抗战时期,夏武平曾在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张玺研究员指导下研究滇池的螺蛳发现海口一带为牟氏螺蛳(M.monody)而倒石头等地为螺蛳(M.melanoides)中间还有过渡类型,他以生物统计法进行比较,由张玺先生领衔发表一文(北研动物学所丛刊52):67-771949)”。 

  建国后,195010月,中国科学院与中央卫生部察(指原察哈尔省,现归属河北省——编撰者注,下同)蒙鼠疫防治所签定共同研究察蒙鼠类合作办法的协议,由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夏武平和他的助手胡振浙负责执行该协议,夏武平负责该地区啮齿类动物分布、习性及生活史的调查与研究并向参与的工作人员讲授有关啮齿动物习性与调查方法。在该项工作中,夏武平有三点重要贡献,首先他是推动中科院与中央卫生部开展鼠疫防治合作的倡议者,也是中科院所属研究机构第一次主动涉足动物流行病研究领域的推动者;二是他从生物学角度出发,积极建议扩大疫点的调查范围,从而肯定了该地区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三是发现了在啮齿动物中只有少数种类可保持鼠疫菌,他的这一发现在以后的实践中被证实。 

  1952年美军在朝鲜和我东北地区捍然使用细菌武器,中国科学院当即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科学调查,动物标本工作委员会夏武平于同年6月初赴东北参加反细菌战工作,目的在于鉴定一种美军投下的小田鼠,结果公布于“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报告书附件”中。 

  1954-1956年,夏武平与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合作,开展小兴安岭红松直播防鼠害的研究。通过动物生态学研究,掌握主要害鼠数量变动的规律,提出在清理干净的采伐迹地上,使鼠类在难以隐蔽的条件下,尽早播种已经萌芽并能很快出苗的种子,使其在全年鼠害数量高峰出现前出苗,出苗率一般可达到86%。当害鼠数量增多时,进行毒杀,效果相当理想。研究成果由寿振黄、王战领衔,写成《红松直播防鼠害之研究工作报告》一书,由科学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这项研究是生态学理论与林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并获得成功的一个实例。 

  1957-1958年,夏武平和罗泽珣开展了大兴安岭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调查。在当时病原体还没有分离出来的情况下,通过宿主动物生态学研究,结合流行病学分析,发现黑线姬鼠虽是野鼠,但在大兴安岭却大量家栖,并有明显户内外迁徙现象。天转暖后,黑线姬鼠到户外繁殖;天转冷后则大量进入人的住房家栖。此后一个月便出现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高峰(与此病一个月潜伏期一致),此病的死亡率很高。局部地区发病人数与该鼠的密度成正比。由此证明黑线姬鼠与此病的传播关系。据此建议秋季在居民区户外灭鼠,切断此病的流行环节,1960年后便控制此病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流行。 

  1958年,动物研究所的兽类学研究组,首次承担了国家任务:“第45项任务: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中心问题:4508 研究农作物害鼠的生物学特征并提高虫害的预测和防治方法。主要题目:林姬鼠、红背鼠平、棕背鼠平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该题目的负责人是夏武平,承担该项任务也为动物所在日后成为全国农牧业鼠类研究中心奠定了基础。 

  1962年初,夏武平作为寿振黄的副手,协助寿振黄主持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动物生态学研究室,对动物(室)所兽类学学科建设和我国兽类学的发展,尤其是啮齿动物生态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组建鼠类生态学研究组的学科规划,明确了种群动态及其调节研究为其核心目标,为种群观测、实验生态及害鼠预测与防制的方向寻求相结合的发展空间,并于1963年开始在内蒙古草原及其农牧交错区先后建立2个长期的定位工作点,建成鼠类营养分析室、生理生态实验室和鼠类行为观察池。夏武平从1957年开始,在《动物学报》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啮齿动物生态学论文。当时,这些论文在国内开展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起了带头作用,如:“东北老采伐迹地与鼠类”一文可以看作是国内结合植物群落开展鼠类工作的先导(动物学报94):283-290);“新采伐迹地上短期鼠类变化”是国内首次开展鼠类群落演替的研究(动物学报104):431-437);“红背鼠平年龄”是我国首次研究兽类种群的年龄问题(动物学报111):57-66);“大林姬鼠的种群与巢区”是我国首次引进标志流放法,研究鼠类的种群动态及巢区(动物学报13171-182)。此后,研究了气候条件对鼠类种群的影响(动物学报181):8-20);引入鱼类学肥满度的方法研究鼠类种群(动物学报151):33-43164):555-566);注意到鼠类数量的周期性,并在以后工作中得到验证(Acta Zool.fennica,173:103-105)。 

  1965年,夏武平随同马世骏赴西宁,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基础上筹建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但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使这项计划未能如愿,夏武平也从此扎根青海高原,以自己的远见卓识为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率先冲破“文革”极左思潮对生态学研究设置的障碍,成立了生态学研究室,在海北门源马场筹建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精心推动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分解者以及物流、能流等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以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为目标,地处青藏高原的长期定位研究站。此外,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以1968年发生的新疆小家鼠大爆发为契机,连续16年对小家鼠种群动态进行了观测,并开展了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开拓性的工作。1980年,他倡导成立了中国兽类学会并主持创办了《兽类学报》。1984年,在《中国兽类生态学的进展》一文中,他提出极端环境对兽类的影响、生态系统中能流物流的作用、天敌或寄生虫与疾病对动物种群乃至生态系统的作用、兽类的化学通讯,以及种群动态及最佳获取量的研究等研究方向,均具有前瞻性、开拓性与指导性,也充分体现科学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中心思想。这些重要实践与重大成果,为开创与发展我国颇具特色的鼠类种群生态学研究并与鼠害治理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夏武平就多次撰文阐述有关鼠害治理的生态观,强调鼠害多在生态平衡失调的情况下产生,并随生态系统的演化而变化,故鼠害治理应遵循生态学原理,以求鼠害的根治;同时也明确指出“凡鼠都有害的观点是错误的”,“鼠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或功能是十分复杂的”。这一宝贵的学术思想至今仍对健全农牧业和卫生保健事业的鼠害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基于他的杰出贡献和学术指导作用,夏武平被公认为是我国兽类学和啮齿动物生态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