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一定要争气!

  或许你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读过童第周先生求学时的故事,或许你知道童第周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生物学家,或许你也知道童第周先生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我上小学的时候,自然课老师介绍过童第周先生研究金鱼,但具体细节我都忘记了。长大之后,我读到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才对童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童先生的深入了解,则是通过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老前辈讲述的一些故事。所里的很多老先生都尊称童先生为“童老”。

  动物研究所的汪松先生,回忆起童老,仍然津津乐道,崇敬有加。

  童老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是可以享受高级别待遇的,但是他从来不乘坐轿车,也不要任何特供或特殊待遇,仍然在研究所坚持研究工作。童老平时的生活也特别简朴,汪先生说:“童老每天都是自己拿个小饭盒,装着从家里带的饭菜,到锅炉房一热,就是一餐了。

童第周(右二)参加政协会议

  童第周先生于1979年3月30日逝世,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40多年了,但童先生的事迹值得我们不断回顾,童先生的治学态度和高尚情操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和发扬!

  1902年5月28日,童第周出生于浙江鄞县,即今天的宁波市鄞州区。宁波可谓人杰地灵,有120余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是宁波籍,被誉为“院士之乡”。除童第周外,还有地质学家翁文灏、生物学家贝时璋、遗传学家谈家桢、化学家纪育沣、地理学家任美锷,以及中科院原院长路甬祥、九三学社原中央主席韩启德,等等。

  宁波崇尚文化,兴盛教育,童第周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然而,童第周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是靠兄长抚养长大的。

  到了16岁,童第周进入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习,后转入宁波效实中学。因为他入学的时候年龄比较大,文化基础差,学习起来很吃力,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竟然不及格。校长认为他不适合读书,劝他退学。在童第周的百般央求下,校长才勉强同意让他继续留校学习。

  于是,童第周暗下决心,“一定要争气!”“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也可以做到!”经过不断的努力,童第周在后来的考试中成绩不断提高,直至考了100分。童先生后来回忆说:“我在中学时,第一次取得一百分,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中学毕业后,童第周因为兄长病重,只好回老家照顾,未能如愿直接考取大学。到了1923年,他已21岁,才又准备考大学,先后报考了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但都没有考上。后来,童第周在复旦大学当旁听生,同时努力备考,终于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学习心理学。

  直至25岁,童第周才大学毕业,毕业后的择业也不是一帆风顺。但幸运的是,童第周的老师蔡堡先生,深知童第周在大学时非常努力并且人很踏实、能吃苦,便推荐他到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担任助教。

  28岁那年,童第周终于有了一次深造的机会——前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学习。在求学期间,外国教授并不看好这个年龄偏大、瘦小干瘪的中国学生。但有一次,教授和学生们做蛙卵实验,需要把卵膜剥掉,他们都失败了,最后,教授让这位不受重视的中国学生试试,没有想到,童第周居然做成了。从此,童第周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1934年,32岁的童第周获得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英国剑桥大学作短暂的学术访问之后,童第周毅然回到祖国。要知道那个时候正值抗战时期,童第周完全可以享受欧洲舒适安逸的生活和工作。但是,童先生想到祖国之危难、人民之疾苦,他还是于年底回国,并被聘为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

童第周夫妇在青岛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童第周随学校内迁到四川万县,后又至重庆,先后担任或兼任了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直到1946年,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他和夫人叶毓芬又回到山东大学任教。

童第周全家福

童第周与夫人叶毓芬

  由于在实验胚胎生物学领域的杰出贡献,1948年,在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评选中,童第周成为生物组25位院士之一。从这次院士选举中,不难发现,童第周在中国生物学界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是中国生物学领域当之无愧的奠基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童第周除了担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后来演变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之外,还筹建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并担任室主任。这个研究室,就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

  1956年,童第周领导海洋科学专家制定了“中国海洋综合调查及开发方案”,并作为国家重点科学技术任务之一,被列入《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和《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中国海洋综合调查及开发方案”对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毫无疑问,童第周也是我国海洋生物学、海洋科学的奠基人。

  由于童第周对学科的贡献卓著,党和国家领导人希望他来中央工作,领导全国生物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于是,1960年,童第周来到北京,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细胞遗传学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虽然童第周领导了很多机构的日常工作,但他始终没有放下科研任务,他甚至认为多做实验比花时间写书更有价值。直至晚年,甚至临终前,童第周还一直坚持亲自在实验室做实验,解决各种实验难题。

童第周在实验室工作

  今天,我们将童第周赞誉为“中国克隆之父”,正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走在了最前沿,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那个时候,科研条件极其有限,但是童第周在鱼类的细胞核移植方面,却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于1963年把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鳑鱼卵内,这种实验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克隆”,童第周也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克隆出鱼类的科学家。此外,童第周在生物遗传性状中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关系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奠定了他更广泛的学术荣誉和更高的学术地位。

  过去,大家普遍认为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性状。但是,童第周经过长期对细胞质的研究,大胆地提出细胞质对生物遗传性状也起作用。

  为了证实他的猜想,童第周与其他科学家、学生共同实验试图证明细胞质的作用。1973年,童第周将从鲫鱼卵巢成熟卵的细胞质中提取的核糖核酸注射到金鱼(鲫鱼的人工繁育品种)的受精卵中。结果发现,发育成长起来的320条幼鱼中,有106条由双尾变成了单尾,表现出鲫鱼的尾鳍性状。1975年,童第周和美籍生物学家牛满江等人将从鲤鱼卵巢成熟卵的细胞质中提取的核糖核酸注入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显示,有22.3%的金鱼由双尾变成了单尾,出现了鲤鱼的尾鳍性状。这项研究不仅证明了细胞质对生物遗传发挥了作用,还标志着异种间鱼类克隆的实验大获成功。

童第周、赵忠尧、蔡邦华(从左至右)

  1976年5月,童第周等人再次以金鱼和两栖动物——蝾螈为实验材料,对这两种不同类群的动物进行实验。他们把蝾螈细胞质的核糖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发现,在382条小鱼中竟有4条像蝾螈一样长出了平衡器。

  后来,人们把这些具有特异性状的鱼赞誉为“童鱼”,以此纪念童第周在这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童第周开创了利用异种克隆技术人工培育新品种的新方法,在细胞核移植研究领域得到了同行科学家的赞誉,为生命科学史谱写了华丽的篇章。

金鱼和“童鱼”

 

  童第周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生物学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受人爱戴的社会活动家。我们今天怀念童第周,就是要继承先生的光辉遗志,发扬先生的科学精神。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成为科学家,但是像童先生的那种“一定要争气”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

  文章节选自《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三年级下册)》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