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素对啮齿动物适应寒冷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面临寒冷环境的胁迫,动物从生理和行为上进行一系列调整以应对由于产热能力增加而导致能量需求的增加。在此过程中,作为能量平衡的两个重要方面— 摄食和产热均呈现复杂而精细地调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组以栖息在内蒙古草原的野生布氏田鼠为研究对象,以在能量代谢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瘦素(leptin)为切入点,对其在冷适应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是栖息在内蒙古高原上的一种植食性啮齿动物,其分布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年温差和昼夜温差都较大,冬季最低温可达 - 40C,这对一种体型只有50克左右的小型恒温动物是一个严酷的挑战。布氏田鼠有许多对策适应严冬,如群居,储存食物,群聚效应。冬季非颤抖性产热(一种不需要收缩肌肉就产生热能的有效方式)增加,食物摄入增加,还动用身体脂肪存积。体重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模式是冬季体重趋向于降低,减少总的能量需求。这个过程伴随着血液瘦素水平的变化。但是,瘦素浓度冬季(寒冷季节降低)的生理地位是什么呢?一直不是很清楚。本研究中,我们的工作假设是:低浓度的瘦素对于食物摄入增加和BAT产热能力增加是有贡献的,并且可能是通过调整下丘脑的神经肽的变化来进行调节作用的。

  将成年的布氏田鼠从温暖环境(23C)转入寒冷环境(5C)中,驯化4周,结果发现:在冷驯化过程中,伴随着瘦素水平的降低,下丘脑增食类神经肽AgRP (agouti-related protein)的表达显著增加,而瘦素的长型受体(Ob-Rb)、细胞信号抑制因子SOCS3 (suppressor-of-cytokine-signaling 3)、增食类神经肽NPY (neuropeptide Y)、厌食类神经肽POMC (proopiomelanocortin)和CART (cocaine- and amphetamine-regulated peptide))的表达均没有显著变化。当将冷环境中驯化的田鼠转回到温暖环境中中时,动物的体重、食物摄入,血清瘦素水平和AgRP mRNA表达等都会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

  为了验证我们的发现,对布氏田鼠进行施加外源瘦素。用微渗透泵定量控制瘦素的分泌速率。经外源瘦素处理后,在冷驯化条件下布氏田鼠的摄食量明显减少,下丘脑AgRP和褐色脂肪组织BAT线粒体内膜上的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 UCP1)的表达也明显降低,统计发现AgRP和摄食量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整个瘦素信号作用通路上的其它分子如Ob-Rb、SOCS3、NPY、POMC和CART 的表达则没有受到外源瘦素处理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与常温条件下相比,在寒冷环境中瘦素水平对动物的摄食水平和产热能力的调控机制发生了改变,根据分析我们认为神经肽AgRP在这个调节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以上结果发表在《美国生理学杂志》(Tang GB Cui JG and Wang DH 2009 American Journal Physiology 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 297:1293-130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86-10-64807098
传  真:+86-10-64807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