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祥江实验室揭示青藏高原隆升通过亚洲季风系统驱动鸟类迁徙方向改变

青藏高原隆升是地球历史上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不仅塑造了亚洲大陆的地形格局,也深刻影响了区域气候与生态系统的演化。高原的抬升改变了大气环流,形成了广泛的亚洲季风系统,从而重塑了生物的分布格局和迁徙路线。鸟类是全球气候与生态变化最敏感的指示物之一,其迁徙行为反映了对环境因素的长期适应。然而,青藏高原隆升如何通过改变气候动力学过程影响动物迁徙方向,一直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2025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实验室张文远博士、谷中如博士等在国际期刊 eLife 在线发表了题为 “Birds migrate longitudinally in response to the resultant Asian monsoon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uplift”(doi: 10.7554/eLife.103971)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社区科学观测数据(eBird)与卫星追踪数据,结合气候模式重建与反事实模拟,首次系统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通过亚洲季风系统重塑而驱动区域鸟类迁徙方向主要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的机制。研究揭示这一变化的关键驱动力是高原隆升所导致的气候环流格局转变,而非是海拔的骤然升高。

研究团队利用气候模式重建了“无隆升”的对照环境,发现若无隆升,鸟类的迁徙仍以南北方向为主;而在高原隆升及季风系统形成后,迁徙方向显著转为沿经度展开。这种变化与风场、温度及降水格局的改变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春季迁徙中,风力成本最低的区域成为主要迁徙通道,而在秋季迁徙中,温度与降水的空间梯度等决定了资源可及性,进而影响迁徙路线的重新组织。

该研究通过整合鸟类动态分布模型(AdaSTEM)、地球系统气候模拟(CESM)以及多源观测数据,评估了历史地质事件对动物迁徙格局的影响,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通过形成和强化亚洲季风系统,在全球气候调控与生物进化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鸟类迁徙方向的经向化反映了动物对大尺度气候动力的适应与进化重塑,为理解地质事件如何塑造现代生物多样性格局提供了重要科学证据。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导完成,张文远博士和谷中如助理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陈旸康(已毕业)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冉研究员为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詹祥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文章链接: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103971

图1 青藏高原隆升对鸟类迁徙策略的影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86-10-64807098
传  真:+86-10-64807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