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开展小鼠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11月1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红梅研究员作为科学负责人牵头实施的“空间动物品系筛选与饲养关键技术验证”项目首次将2雌2雄4只小鼠送入“天宫”,这是我国首次在轨实施小鼠空间科学实验,标志着中国空间站生命科学实验进入新阶段。
小鼠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因其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体型小、繁殖周期短等特性,成为开展生命体空间生理、病理及生长发育和繁殖研究的重要动物模型。
针对我国小型哺乳动物在轨饲养与实验研究的空白,中国空间站运营期第一批项目——“空间动物品系筛选与饲养关键技术验证”。项目拟在中国空间站搭建小型哺乳动物饲养装置,以实现小鼠进入中国空间站在轨短期饲养并返回,开展小鼠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和应激响应研究,形成规范化科学实验流程和哺乳动物空间实验通用要求,为未来我国系统开展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器官再生与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王红梅研究员牵头、联合李伟研究员和黄仕强研究员等多个团队及实验动物中心组成的攻关团队负责科学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空间小型哺乳动物饲养装置的研制工作。
自2025年4月正式立项以来,研究团队先后完成了方案设计、伦理审查、小鼠筛选与训练、地面匹配试验以及发射场前期准备等一系列工作。9月26日,研究团队正式进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清点、小鼠饲养、样品处置场地规划、多轮次全流程匹配试验和演练等关键工作,并进一步完善了样品制备和加载、样品回收、样品处置及科学研究方案。10月31日,随着神州二十一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入轨,4只实验小鼠顺利进入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了我国空间站首次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
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我国逐步建立了空间站小型哺乳动物在轨饲养研究的关键技术,为未来系统研究空间环境对哺乳动物的生理病理影响、探索关键病理影响的可能解决方案奠定了重要基础。

图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神舟二十一试验队部分成员

图2 实验动物中心多曙光、殷悦开展小鼠回收演练

图3 实验动物中心王祎曦巡查小鼠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