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法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网络(SF-IRN-B)暑期学校在云南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12日至22日,首届中法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网络(SF-IRN-B)暑期学校在云南圆满举行。该研究网络由中国科学院(CAS)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共同倡议设立,联合两国多家权威科研机构,致力于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退化及新发传染病等全球挑战。本次暑期学校活动由SF-IRN-B、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XTBG)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ZCAS)联合承办,并获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计划优秀青年项目支持。作为SF-IRN-B北方中心主持单位,动物研究所主要负责项目组织和申请,并协调暑期学校、工作会议和国际动物学大会等工作,致力于提升中法青年科研人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

暑期学校于10月13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式启动,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未来的创新路径”。来自12个成员单位的24名青年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围绕全球保护态势、区域实践探索、技术研发突破与社区协同参与等关键议题,开展了涵盖专题讲座、实地调研、互动研讨及文化体验在内的多元学术活动。在为期11天的行程中,学员们先后考察了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昆明植物园、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及昆明动物博物馆等重要科研平台,并深入走访了社区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点。通过“世界咖啡馆”、主题辩论、SWOT分析等互动形式,学员们与领域专家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展开了深入交流。

10月20日,暑期学校闭幕式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欧洲合作处副处长茹志涛出席并致辞,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展望了SF-IRN-B框架下中法双方未来合作的重点方向。本次活动不仅深化了中法两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交流协作,也为后续科技成果转化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此为契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伙伴的紧密协作,持续拓展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领域的务实合作,致力于培养更多兼具国际视野与时代使命感的青年科研人才,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昆明植物所开幕式合影


哀牢山野外实习、考察

学员在补蚌站实习、考察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86-10-64807098
传  真:+86-10-64807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