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动物研究所国际合作论文:千年蝗灾时间序列揭示长周期温度信号的生态效应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知彬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与挪威奥斯陆大学Nils Stenseth (共同通讯作者)等的一项合作研究表明:温度对东亚飞蝗暴发的生态学效应可能是周期或频率依赖的(Stige et al., 2007, PNAS)。该项合作研究对马世骏等(1958)发表的中国千年蝗灾资料进行了自回归和频谱分析,发现蝗灾发生程度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即蝗虫在冷期的发生量要显著地大于暖期,与过去的结论刚好相反。以前对近50年蝗灾数据的研究表明夏蝗发生程度与1月温度呈显著正相关(马世骏等,1965)。由于中国的历史气候总体上是冷干暖湿,因此可能的解释是:中国冷期干旱频次增加可使蝗灾的发生比暖期更为严重。旱涝,尤其是干旱,已被确认为东亚飞蝗大发生的关键因素(马世骏等,1958)。该发现的主要意义在于提示气候因子可能同时具有功效相反的高频(短周期)和低频(长周期)生态效应, 需要在气候变化生态学研究中应当给予重视。继1999年陆续报道我国东亚飞蝗(Zhang and Li 1999, Ecological Research)、布氏田鼠(Zhang et al., 2003,Oikos)等大发生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有关之后,本项研究再次提示:大尺度气候变化可能对我国生物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结果说明大尺度全球气候变暖对蝗灾的发生可能是不利的。但是由于人类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气候变暖是否还遵循这一规律尚不清楚。气候变暖可能存在两种作用。一种是在短时间尺度上温度的直接作用,即气候变暖可能比较有利于蝗虫发生。另一种是大时间尺度上温度的间接作用,即气候变暖可能通过对旱涝的影响而发挥作用。但当前气候变暖下,我国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区没有呈现变湿的趋势;相反,在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呈现了持续干旱的现象,这可能是近年来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蝗灾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的原因之一。但这种趋势最终如何发展,还要综合考察温度关联下未来水文条件的演变对我国蝗灾的影响。

 

论文详见:http://www.pnas.org/cgi/content/abstract/0706813104v1

Nature》等报道:http://www.nature.com/news/2007/070917/full/070917-2.html

http://www.bioedonline.org/news/news-print.cfm?art=3608

http://www.bioedonline.org/news/news.cfm?art=3608

http://www.scidev.net/content/news/eng/climate-change-could-cut-locust-plagues.cf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86-10-64807098
传  真:+86-10-64807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