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路甬祥署名文章:以科技创新促科学发展



《求是》 2007年第23期     作者:路甬祥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符合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技术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知客观规律,创新关键技术,走出一条在资源有限的国情下,依靠科技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一、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成为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的核心要素和主要动力。

    ??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将因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而深刻改变。宽带、无线、智能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与学习、研发与制造、贸易与服务等新模式出现,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产业和社会结构与管理方式。

    ??人类社会将从化石能源体系走向可持续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和安全、可靠、清洁的核能将逐步代替化石能源,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人类在继续致力于节约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将更加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及其他替代能源,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

    ??人类将致力于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不可再生资源,淡水资源是有限可再生资源。由于人口和消费的增长,以及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有限资源消耗速率加快,资源短缺压力加大。人类必须从无节制地耗用自然资源走向循环利用资源,可再生生物资源成为未来的重要选择;必须致力于发展资源节约、再利用、可循环技术,发展节水和水的循环利用技术,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必须大力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减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索取。

    ??人类将致力于创造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必须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遏制工业革命以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更加关注和严格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致力于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人类将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在改善和提高当代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不危及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权利和地球生态环境。

    ??人类将共同应对人口、健康的新挑战。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可能达到80亿。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保证食品、生命和生态安全,推进公共卫生、保健制度改革和保健医疗技术的创新,创造并实践基于营养科学、心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攻克影响健康的重大疾病,认识传染病毒的变异和传播规律,将预防关口前移。

    ??人类将运用新技术保卫国家安全。信息、空天、海洋、机动能力和精准打击能力将成为新的军事战略制高点和核心战斗力。汇聚最新科学原理和最高技术水平的国防科技,将成为一个国家战略高技术的集中体现,成为发展民用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源泉。

    ??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人类将用极大的努力探索更深层次的物质微观结构;对太空愈演愈烈的争夺将推动空间科技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海洋科技发展将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巨大空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处在发生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前夜;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认知科学和信息科技的汇聚,有可能使未来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乃至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伴随着各学科前沿的继续深入,学科间进一步交叉融合成为最引人关注的新方向;传统的线性模型受到挑战,巴斯德研发模式备受重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研发边界模糊,并相互促进融合为前沿研究。研发到应用和规模产业化的周期将显著缩短,转化研究、工程示范、企业孵化、风险投资、高技术园区等日渐兴起。传统的创新组织与管理模式受到新的挑战,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网格型创新结构与管理正在兴起,知识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发展,国家目标、国家竞争力、国民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国家主导科技政策和战略规划愈加受到重视。团队、网络式、网格式、跨学科、跨单位、跨部门、跨国界、产学研的合作成为主流,竞争也更为激烈,全球化科技竞争与合作成为大趋势。

    二、我国科技发展的着力点

    科技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抓住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立足对我国长远发展起关键与先导作用的重要科技领域,进一步明晰科技发展的着力点。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综合分析世界及我国化石能源可开采储量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环境承受能力,我国能源消耗必须向大幅度节能减排方向发展,大幅度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比较理想的是,到2050年,单位GDP能耗相当于届时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化石能源消耗量同2005年相比增加不超过0.5倍,先进可再生能源达到25%?30%,水电和核能达到20%?25%。近期应重点发展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力争突破新一代零排放和二氧化碳大规模捕捉、储存与利用的关键技术,积极发展安全清洁核能技术和先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前瞻部署非传统化石能源技术。中长期应重点推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向主流能源发展,突破快中子堆技术、太阳能高效转化技术、高效生物质能源技术、智能网格和能源储存技术,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化,力争突破核聚变能应用技术,建成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

    有效突破水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式制约。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正面临最严峻的水问题挑战。解决我国水问题,从科技角度看,近期要加快开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86-10-64807098
传  真:+86-10-64807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