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动物博物馆及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联合学术年会召开

学术年会参会人员合影

  4月9-10日,国家动物博物馆及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联合学术年会在动物所B105报告厅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陈宜瑜主任、生命科学部陈领副处长、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院士、植物研究所洪德元院士、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苏荣辉副局长、王大生主任、刘杰处长、段子渊处长、院科普办公室丁颖主任、动物研究所孟安明所长、段恩奎书记、张德兴副所长、李志毅副所长、魏辅文副所长、科技处朱江处长、国家动物博物馆及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全体职工及学生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洪德元院士主持。

  洪德元院士介绍了会议来宾。孟安明在致辞中对参加年会的领导和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国家动物博物馆的馆藏标本是多年积累的财富,如何把这笔财富用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他同时说目前分类和系统进化学领域都面临着严峻的状态,尤其是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吸引人才困难。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研究队伍,使这门学科后继有人,焕发青春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只能以好的科研成果来展示该领域的重要性、活力和未来才能吸引人才加入,这也是研究所未来面临的重要任务。他特别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多年来对分类学以及其它宏观学科的大力支持,并希望能在将来继续得到关注和支持。

  苏荣辉在讲话中对本次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国家动物博物馆历史悠久,是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发展起来的,并在建国以后得以复兴发展,在知识创新工程中的到了进一步的支持和发展,各方面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分类专项等项目对分类学这门古老学科的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吸引了一批有希望的对分类学感兴趣的人才。他说本次会议将对今后动物学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能对博物馆和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建设意见并祝年会圆满成功。

  随后,孟安明向陈宜瑜颁发了荣誉馆长聘书。洪德元院士宣读了国家动物博物馆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并代表国家动物博物馆学术委员接受陈宜瑜+颁发的学术委员聘书。

  乔格侠馆长、梁爱萍主任分别做了国家动物博物馆和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对国家动物博物馆、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组织结构、人才队伍、2009年度工作成绩及未来学科发展方向及工作布置做了详细汇报。

  陈宜瑜院士主持了随后的学术报告。洪德元院士、陈良标研究员(中科院遗传研究所)、黄大卫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多态性与物种问题、How and why new functional genes evolve: lessons from the1 origin of fish type III antifreeze protein gene、分类学-危机中的思考的学术报告,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物种、进化以及分类学发展问题,精彩的大会报告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陈宜瑜院士在学术报告之后进行了讲话。他从生物学发展历史的回顾指出分类学从未停止发展,分类学与现代生物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结合使人们对于物种的进化过程得到了更为科学和准确的认识,但分类学作为基础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对基本的物种不认识其他的工作将无法推进。必须重视分类学的基础研究,并和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紧密的结合起来,要把经典分类学推进下去,必须和新的方法和技术结合起来促进学科进步。他通过对中国近代生物学发展历史的阐述,指出我们要努力振兴这门学科必须要做一个贡献的、发展的、新型的分类学家。标本馆(博物馆)在国际上一直是分类学与进化论的很多重大思想的发源地,并呼吁在我国建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概念,以便更好的发挥收集、研究、科普展示的功能。他说目前对分类学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现有的社会综合评价,希望并鼓励同学们和分类学家能克服各方面的困难,甘于寂寞、努力奉献,为分类学科的发展而奋斗。

  4月9日下午,全体学术委员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委员们就博物馆建设、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学科方向设置、分类学如何发展、如何吸引分类学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4月10日,大会进行了技术培训,国家动物博物馆陈军副馆长和黄乘明副馆长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培训会议。动物所黄复生研究员、王书永研究级高级实验师、梁红斌副研究员分别做了青藏高原考察、野外考察的体会、蒙古国考察散记的报告,刘烨就分类学特征图电脑覆墨技术进行了报告。下午,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吴常云及国家动物博物馆买国庆高级实验师分别介绍了非洲、南北极野生动物及景观拍摄纪行和昆虫生态摄影知识。通过培训,使大家学习到了标本采集、昆虫摄影等知识,了解到野外考察的艰辛及每一号标本都来之不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很好的反响。

  经过两天紧张、高效的工作,国家动物博物馆及动物进化与系统学研究院重点实验室联合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86-10-64807098
传  真:+86-10-648070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