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举行“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启动仪式

12月1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昌平区燕岭农业生态园举行“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启动仪式。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是动物研究所着眼于中国畜牧业和人类医学未来发展需要而最新筹建的战略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副巡视员吴学梯、中科院生物局局长张知彬、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根平、昌平区农业局副局长罗桂河等领导出席仪式,微生物研究所、网络中心、生物物理研究所和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院内有关单位领导以及来自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也应邀出席了启动仪式。
仪式开始,由动物所孟安明所长致欢迎辞并介绍来宾,研究基地主任周琪介绍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副巡视员吴学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发表了讲话。吴学梯指出,国家高度重视大动物的研究,科技部在发育与生殖重大研究计划和新近启动的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中,把大动物特别是猪和猴的研究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的正式运行将为我国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条件保障。李家洋副院长对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的建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希望动物研究所能够借助这个得天独厚的平台,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知识优势,踏踏实实工作,加强与各部委及高校的研究合作,在猪的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人类重大疾病研究模型的创制、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及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为解决农业和医学领域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随后,李家洋副院长、旭日干副院长、吴学梯副巡视员、张知彬局长、孟安明所长共同为北方大动物研究基地揭牌。

揭牌之后,来宾参观了研究基地。基地包括大型SPF猪舍、GMP车间、GLP实验室和诱变育种隔离间。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通过随机诱变、进化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等方法,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并集成现有的育种技术(包括分子育种),结合前瞻性的动物育种和转基因新技术的研发,创建新的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为再生医学最终在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完善的理论基础;将组织工程学与临床医学研究有机结合,并高效整合转化干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建立再生医学全方位临床应用研究体系,为今后再生医学成果在我国的规模性应用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和充足的细胞、组织和器官来源,改进家猪的育种与繁育体系,为保持我国畜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  编:100101
电子邮件:ioz@ioz.ac.cn
电  话:+86-10-64807098
传  真:+86-10-64807099
友情链接